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工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了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移风易俗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结合文明创建,聚焦移风易俗,突出成风化俗,着眼于乡镇苏木、嘎查村生产生活实际,从小切口、多视角、多层面入手,既阐述背景成因、又展示具体举措,既分析工作成效、又解读推广理由,全面反映出基层一线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具有接地气、可复制、易推广等特点。
西地村位于通辽市奈曼旗西南部,全村共有338户、1251口人,总土地面积11200亩,村内文化气息浓厚、民风淳朴,素有“评剧村”之称。
20年前,村里成立了小剧团。小剧团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西地人,农忙时他们打工种田,农闲时他们表演创作。小剧团紧跟时代步伐,紧密围绕党的理论政策、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内容进行编、创、演,作品接地气、脍炙人口,深受群众喜爱。先后编排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半岛bd体育、移风易俗等主题作品42个,每年在本地演出20余场次,到周边村、集市辅导并组织演出10余场,逐渐形成了“我为群众唱大戏”品牌。西地村“我为群众唱大戏”,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百姓业余生活的同时,用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方式倡树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
(一)把村规民约内容融入剧本创作。小剧团根据村规民约,编排了一些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社会不良风气、宣传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演出剧目,如《都是彩礼惹的祸》《懒汉脱贫》等,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作引导群众杜绝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完善村规民约。
(二)把移风易俗新风融入日常演出。小剧团把移风易俗内容融入到日常演出中,编排了《麻将风波》《致富不能忘了妈》《老爹上寿》等深受群众喜爱的节目,群众在观看演出的同时耳濡目染半岛bd体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养成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孝老爱亲、勤劳致富的精神取向,培养他们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从而树立崇尚节俭的文明新风。
(三)把日常陋习场景融入表演剧目。为了能让“问题群众”切实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陋习,小剧团的成员以身边的一些实事为创作题材,根据村民个性特点“量身定做”剧本剧目,并让“问题群众”在相应的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通过戏里戏外、真真假假的对比及感受,戏剧火起来了,也让许多“问题群众”自然而然摒弃了陋习。
(四)把典型选树宣传融入戏里戏外。在小剧团的影响下,近年来,该村涌现出一批好媳妇、好邻居、清洁之家、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典型,还出现了一批批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能人等模范典型,村内通过“最美西地人”的光荣榜把这些典型张榜公布。通过各类典型的选树、评选、表彰,把群众参与的过程变成转变观念、接受教育的过程,营造了争创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一)唱出齐心协力团结曲。西地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在组建之初,只有12人报名,而且几乎都是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们都习惯了“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生活模式。村党支部结合实际,让剧团编排了《喜看农村新变化》《岳母来了》等评剧和戏剧小品,倡导村民积极参与集体劳动,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使《村规民约》深入人心,讲明白家园共建、成果共享、一起维护才能共同幸福,巾帼志愿服务队人员不仅增加迅速,而且广大村民都能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实行门前三包,村民自治能力大大加强,村屯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提升。目前巾帼志愿服务队发展成员170人,队伍庞大,发挥作用明显。
(二)唱出奋斗实干精气神。多年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乡风陋习,成为西地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绊脚石”。对此,小剧团一方面广泛吸纳该类人员加入剧团,安排演出让他们充实起来,另一方面,在剧种编排上,特意用身边正反两个方面的鲜活实例,编创了《都是彩礼惹的祸》《如此脱贫》《一个都不能少》《致富不能忘了妈》等一系列移风易俗、勤劳致富、孝老爱亲节目,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倡导社会道德,唱着唱着,群众的思想观念就变了,从心底里认识到了勤劳致富的道理,让广大村民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成为“医治”大操大办、好逸恶劳之风的一剂良药。
(三)唱出和谐文明新乡风。西地村的村书记田伟是小剧团的主要创作者,他爱好文艺,经常给小剧团出谋划策,把村里发生的好人好事都编进作品里。自从有了小剧团,村里打麻将的少了,热心公益的多了。无论是清理村里的垃圾还是扫雪开路,小剧团总是“一马当先”。西地村始终以素质提升为着力点,将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扎根于群众、扎根于生活,小剧团唱、念、做、打,唱的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念的是致富增收,做的是为人民服务,打的是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在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武装了百姓的思想,转变了百姓的观念,引导村民向善向美向往和谐,让文明乡风浸润人心。
“粉墨登场真真假假,均为移风易俗;宾朋入座看看听听,确能怡情养性”,这幅悬挂在排练大厅的对联,道出了小剧团的演出内涵。西地村在开展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工作中,以“百姓”为中心,利用百姓都爱听戏、爱看戏的特点,让百姓从炕台走上舞台,在西地村“小剧团”的带动下,义隆永镇目前已有7个村陆续成立了自己的剧团,“我为群众唱大戏”,真正唱出了新时代精气神儿。半岛bd体育半岛bd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