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从2018年的11.86亿元、1.3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7.2亿元、1.9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继续保持双增长,同比分别增长5.73%、3.03%。
自成立以来,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积累与沉淀,通过丰富技术产品体系和解决方案能力构建新的护城河。近日,在由四川上市公司协会牵头组织的“走近上市公司之”活动中,中建环能财务总监兼副总裁杨巍接受《证券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下一步将在产品研发方面更多地融入‘碳中和’理念半岛bd体育,助力实现污水处理领域的提质增效和节能降耗。”
中建环能总部坐落于成都市武侯区武兴一路附近,这里矗立着一栋看起来年代久远的建筑。公司事务代表贾静告诉《日报》记者:“该建筑是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大楼,黄光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就在这栋大楼内。”
记者在现场看到,方形沙盘上展示着公司污水处理全过程的微模型,实验室里整齐摆放着各类试管等试验器材和设备,以及由老旧加工车间改造的羽毛球场馆、室内乒乓球馆等。
在中建环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研发与技术创新一直贯穿始终。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环保上市企业,公司经过三十余年发展,现已形成市政、流域及村镇水环境治理,钢铁、煤炭等工业水处理,工业过程及固废处理处置等业务领域,业务辐射以西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为核心的全国性市场。近年来,公司践行“多产品”战略积极拓展市场,化技术优势为发展胜势,经营业绩持续提升。
去年,中建环能煤矿工业废水项目的拓展及危废处置收入增加,带动公司西北地区营收迅速提升,而农污、污泥干化及磁分离设备销售收入增加,也助推了华北地区营收快速增长。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收入贡献较大的5个市场区域,华东、西南、华北、华中、西北地区营收均超过1亿元,其中华北、西北两地的营收增速均超过45%,对应的营收增速分别为69.74%、45.54%。
“科技服务美好环境”既是中建环能的企业愿景,也是公司发展宗旨。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建立起以混凝分离、过滤分离、生化处理、水力流体、热交换、离心分离为基础的6个技术平台,并逐步拓展形成了以磁分离、磁沉淀、孔板格栅、磁生化、污泥干化等为主的9条产品线大类创新产品,涵盖供水、工业生产过程、污水收集、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领域。
杨巍告诉记者:“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深刻认识到研发、技术创新产品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今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丰富技术产品体系和解决方案能力,继续筑牢公司护城河。”数据显示,中建环能2021年、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142.71万元、5099.65万元,连续两年超过5000万元。目前,公司拥有专利400多项,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际领先或先进的成果评价。截至2022年末,公司研发人员近200人,占员工总数的13%左右。
在积极攻克关键技术、经营业绩稳健发展的同时,中建环能牢牢地将装备制造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公司高度重视装备制造,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品制造、质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目前已在东部和西部分别建立了两个现代化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合计占地约500亩。近年来,公司通过扩建两个装备制造基地,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精益制造能力。
位于江苏张家港的东部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工业离心机等通用设备,目前三期已投入使用,具有较强的机加工制造组装能力,未来将在离心机的大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杨巍告诉记者:“东部制造基地三期项目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增加了一千五百台套离心机的产能,更在于精益生产水平取得了较大提升,并整体提升了管理和效益。”
位于成都金堂的西部制造基地是国家级绿色工厂,主要生产环境治理专用设备,目前一期处于满产状态,主要生产磁分离、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站等成套设备。目前二期产能尚有富余,未来将主要用于污泥低温干化设备、INPS内进流非金属孔板格栅、MagBR磁介质生物反应器等新产品的扩产。据悉,污泥低温干化设备等产品主要为不锈钢材质半岛bd体育,生产工艺与中建环能传统产品有差异,采用分区生产既有利于工艺组织,同时也可以满足中建环能新产品的市场增量需求。
下一步,公司将在产品研发方面,更多地融入“碳中和”理念,助力实现污水处理领域的提质增效和节能降耗,助力城市绿色发展、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半岛bd体育半岛bd体育半岛bd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