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港股IPO市场又迎来新茶饮赛道“新选手”。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蜜雪冰城”)和古茗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古茗”)双双披露了申请版本的招股文件。加之此前已递表港交所的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茶百道”),以门店数量排名的国内新茶饮赛道“三强”均已踏上冲刺港股IPO之路。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从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的财报数据来看,蜜雪冰城实现收入153.93亿元,实现期内利润24.53亿元,毛利率达29.7%;古茗实现收入55.71亿元,实现期内利润10.02亿元,毛利率达31%。多家颇为引人注目的新茶饮企业“同台竞技”,让近期港股新茶饮赛道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新茶饮企业而言,规模化、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是提高运营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述计划进军港交所的新茶饮企业,均把此次募资拟投向的重点方向定为提升供应链能力和加码数字化。
蜜雪冰城招股文件显示,此次部分募资将用于提升公司端到端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具体而言,包括投资于国内自产门店物料与设备的产能扩张,如计划在海南生产基地建造专门生产冷冻水果、咖啡、糖浆和小料等产品的新设施。作为国内现制饮品行业中最早一批设立中央工厂的企业,蜜雪冰城的自产基地在优化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为其门店快速扩张提供了保障。
据蜜雪冰城披露,公司早在十年前便已开始设立原料自产工厂,目前已建成占地共计67万平方米的五大生产基地,覆盖糖、奶、茶、咖、果、粮、料全品类食材。产能方面,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整体年产能约143万吨。同时,公司还自行生产若干重要包材及门店设备。
在蜜雪冰城看来,加码供应链的理由显而易见:“彼时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为了保证饮品食材的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同时优化成本、提升效率,我们选择延伸至上游的生产制造领域。”目前拥有如此自产原料体量的蜜雪冰城,却仍选择继续加码供应链,足以显示当前行业竞争的重点已从“爆炸式增长”时代的“野蛮扩店”,落在如今比拼精细化供应管理的“内功”上。
对于自产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能力则成为关注重点。如古茗在招股文件中表示,公司将持续提升采购产品的议价能力。此次募资,古茗计划部分用作加强供应链能力和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具体来看,古茗计划在未来3-5年,在拥有密集门店网络的省份运营具有冷藏及冷冻能力的新仓库。古茗将投资智慧仓储设施,支持自动化存储、包装、库存管理及信息追踪,从而提高仓库运营效率。
此外,募资的重点投向还包括用作投资货运车辆及车辆管理系统。“在扩大仓储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预期通过增加和升级货运车辆以提升我们的物流基础设施。我们亦拟提升我们专有的运输管理模块,该模块可利用先进算法优化配送路线,降低我们的物流成本及提高物流效率。”古茗表示。
在新茶饮行业,开放加盟的品牌扩张速度、门店数量远远超过直营的品牌。据《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门店总数居前的品牌分别为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等,均为加盟模式。
此次两家冲刺港股的新茶饮企业也均将门店扩张速度在招股文件中加以着重展示,作为彰显自身实力的体现。蜜雪冰城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从20001家增长至36153家(含海外),期间增长率超过80%。古茗同期的数据则显示,门店数量从5694家增长至8578家,期间增长率超50%半岛bd体育。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新茶饮品牌开放加盟,增量市场逐渐饱和。目前让新茶饮企业“引以为傲”的快速扩张势头,或将在未来有所承压。2022年11月,此前一直坚守“直营”战略的喜茶宣布开放加盟,正式加入“加盟赛场”。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开放加盟后,喜茶总门店数已经从800余家增至2400余家。此外,2023年4月,乐乐茶宣布开放加盟。2023年7月,已在港股上市的“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也正式宣布开启“合伙人计划”,对外开放加盟。
除了来自同业的竞争,《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新茶饮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1498亿元,连锁化率整体稳定。但从增速来看,报告预计2024年至2025年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19.7%和12.4%,较疫情前2018年、2019年26.5%、23.4%的增长率将有明显下降。
通常来说,业内将国内现制茶饮店分为三类,即产品平均售价不低于20元的高价现制茶饮店、产品平均售价为20元以下且在10元以上的大众现制茶饮店以及产品平均售价不高于10元的平价现制茶饮店。以此作为分类依据,蜜雪冰城属于平价现制茶饮店,而古茗属于大众现制茶饮店。产品定价和不同城市人群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共同组成了一个新茶饮品牌的“基本盘”,近年来逐渐饱和的市场让各品牌纷纷选择“出圈”,进军“新战场”。
对于蜜雪冰城来说,从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的数据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占比最大,达56.9%;一线年以来的增幅来看,一线城市门店却成为蜜雪冰城期间增长幅度最大的组别。以低价进军一线城市,成为蜜雪冰城这一阶段的“主旋律”。
古茗方面,“主力军”为二三线年以来的期间增幅来看,古茗扩张速度最快的是一线%,但相对数量较低,截至2023年末仅有232家;其次是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场”,增长率达65%。古茗在招股书中引用灼识咨询的报告指出,在一线、新一线、二线及三线年商品销售额复合增长率相比过去将降速的情况下,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复合增长率仍有望提高。
而为了配合“抢滩”新战场,一些新茶饮品牌也不惜卖力打造“人设”,不断发力营销和数字化运营。例如蜜雪冰城,其标志性IP“雪王”及洗脑风格的主题曲的相关话题,在主要社交平台上的累计曝光量竟均超80亿次。
“在互联网时代,新茶饮企业需更加敏锐捕捉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除了产品口味,与热门IP结合以及健康等因素,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看来,新茶饮企业正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包括口味研发、健康配方优化等;同时强化品牌营销能力,通过与热门IP合作、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等方式,增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此外还应注重数智化能力提升,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精准营销等方面。
新茶饮公司面临的挑战还不止如此。近期备受社交媒体热议的“植脂末”,将众多新茶饮推到“健康与否”的风口浪尖。
去年8月,网红品牌茉酸奶遭质疑使用植脂末,尽管该品牌否认了这一传闻,并宣布将所有奶基底更换成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无人造反式脂肪酸的产品,但该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已经“塌房”。事件发酵后,该品牌新开门店数量一路下滑。
对于健康层面存在的风险,古茗在招股书中坦言:“消费者的健康或饮食偏好(例如对热量、及糖分摄取量的担忧)亦可能影响我们的业务。”蜜雪冰城也早早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招股文件中介绍,通过自主创新的工艺,公司实现了“高端零反式脂肪酸奶基底粉”的自主生产。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相关文件显示,人们每天不宜食用超过2克反式脂肪酸,以免对心血管造成伤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此前发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通知也显示,奶精、起酥油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同时呼吁居民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克。
有从事食品营养行业的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已可以通过工艺改进等方法,大大降低植脂末等产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半岛bd体育,但将植脂末与反式脂肪酸“画等号”这种“谈虎色变”的观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未来,现制饮品消费者的消费观将更注重个性化与定制化,对产品健康属性、环保包装等方面势必提出更高要求。这些变化,正在对新茶饮企业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等带来全方位挑战。”朱克力说。
与此同时,“奶茶店”也开始从其他品类饮品市场中寻找突破口,“卷”完茶饮开始“卷”咖啡。在突围之中,新茶饮企业或将更加凸显自己“饮”而非“茶”的底色。
如蜜雪冰城就表示,现磨咖啡是中国现制饮品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预计2022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2%;消费人群渗透率预计将从7.4%增长到14.1%。鉴于此,蜜雪冰城打造了独立的咖啡品牌“幸运咖”,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已拥有约2900家门店,但6年多来的门店扩张速度尚不及奶茶“基本盘”。
古茗则在招股文件中透露,将在立足现制茶饮市场的同时丰富产品品类、扩充现制咖啡品类,以把握更多交叉销售机会及满足更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鉴于现制茶饮及咖啡饮品消费群体的相似性及两种饮品消费场景的协同效应,越来越多拥有广泛门店网络及稳健供应链能力的成熟现制茶饮店亦在其门店提供现制咖啡饮品。”古茗乐观预计,通过扩大消费人群和提高消费者购买频率,这些新品类将进一步带动收入增长。
除了开始卖咖啡,此次赴港IPO的多家企业也令新茶饮海外版图布局显现。古茗表示,公司将持续评估进入境外市场的机会。古茗在招股文件中看好全球现制饮品市场前景,表示将优先关注在现制茶饮领域拥有巨大增长潜质的市场。“我们也将考虑搭建供应链基础设施及扩展我们的平台,为海外门店网络提供支持。”古茗称。
蜜雪冰城则已经打响进军海外的“第一枪”。蜜雪冰城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经在海外11个国家开设了约4000家门店。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按照门店数量计,蜜雪冰城是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此次IPO,蜜雪冰城也计划将部分募资投向海外业务板块,包括搭建国际供应链平台。其中,蜜雪冰城还着重提到,计划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多功能供应链中心,以加强针对水果产品和小料等食材的本地生产能力,并侧重使用当地采购的原材料,以及促进海外的研发和数字化供应链运营。
在此基础上半岛bd体育,古茗和蜜雪冰城双双瞄准港股,或许也是为今后进一步进军海外市场做准备。“赴港上市对国内新茶饮头部企业而言,既是一次融资的机遇,也是一个品牌国际化的跳板。”朱克力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广泛的投资者基础,尤其是能吸引国际资本,“这些企业有望通过上市来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借助香港市场的国际化特色,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