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是指企业相对于该行业中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拥有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企业在特定的业务经营中能够向顾客提供超过竞争对手的价值。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到底从何而来?
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企业的资源一般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如资金、设备、厂房等,无形资源如技术资源、创新资源和声誉等。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是企业竞争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企业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也就是核心竞争力,是影响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美国管理学者Barney提出了四项标准:(1)具有价值性。它能够为企业所利用,通过抓住机会或减少威胁而创造价值;(2)稀缺性。在公司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中它必须是稀有的;(3)不能完全被模仿。许多的有形资源越来越易于模仿,而对于无形资源如R&D水平和能力、企业文化与组织能力却不可能完全模仿;(4)不可替代性。即没有同等的替代品。当企业的资源具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和不可完全替代四个特征时,拥有这种资源的企业就能够产生出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中技术创新资源最为符合这四项标准。企业通过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动态性。如Intel在计算机芯片业务中的竞争优势主要归功于其持续不断地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在任何一代新技术被完全模仿、丧失之前,公司就推出新一代的产品,从而使竞争者疲于追赶。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无论是高技术企业如微软、戴尔,还是如通用、奔驰等老牌企业,都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为其创造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许多企业的发展证明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技术创新资源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更好更可靠的来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艾略说:“技术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原生化),是一个具有三十年历史的生物化工企业。1994年以前该厂连续亏损,濒临倒闭。又因为能耗高、成本高、污染严重,被国家列入淮河流域首批重点关停企业的19家企业之一。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企业,从1994年底起,在10年间丰原生化从亏损1700万元、资产负债高达5000多万元、年产柠檬酸不足3000吨、一跃成为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在职职工达1.8万多人,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出口创汇居全国同行之首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所有这一切改变,全因技术创新。柠檬酸是一种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用途广泛的有机酸。主要用于食品和软饮料行业作酸味剂及洗剂行业作无毒洗涤剂的助剂,在医药、化工、化妆品、烟草、原子能等工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尽管中国柠檬酸生产与国外企业相比,企业规模小,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提取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质量较差,但在国际市场上却能够长期与欧美大型柠檬酸生产企业共存。其根本原因是劳动力成本较低,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国外同类企业10%,从而使产品成本低于欧美企业300~500美元/吨。到1994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原材料及能源价格大幅度涨价,山芋干的价格从每市斤0.3元涨到0.7元。产品价格却急剧下滑,从每吨1万多元下降到7千元,产品与原材料价格的反向变化,造成产品盈利能力越来越小,使国内企业原有的以劳动力为主的成本优势迅速消失,造成85%的生产厂家亏损、倒闭。面对困境,丰原生化通过市场调研认为,我国的柠檬酸行业出现亏损主要是由于采用以山芋干为原材料生产柠檬酸的传统工艺。这种工艺的最大弊端是原料、能源消耗高、工艺周期长、总收益率低、质量差、综合成本高。这种落后的生产技术是我国企业在以成本为竞争焦点的柠檬酸市场上处于十分不利地位的关键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丰原生化确立了“依靠技术进步走集约化经营”的思想。认为只有进行强有力的科技开发和创新,掌握国内外同行业企业领先的工艺技术,才能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他们瞄准了改变传统的以山芋干为原料进行生物发酵这一工艺上的重大难题,迅速组织科技攻关小组,积极探索新的原料路线。经反复试验,创新出玉料粉直接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工艺。1995年初企业投入180万元,全力攻关,终于完成了工业化试验,解决了直接发酵中菌种筛选、营养控制、低温液化、清液超滤等技术难点,使发酵周期缩短9%,总收率提高20个百分点,单位粮耗下降13%,电耗下降35%,水耗下降65%。在玉米发酵技术全面投入生产后,企业生产能力提高30%,产品综合成本每吨低于国内平均水平1500元,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000元。
这项革命性的工艺,不但从此使丰原生化起死回生,3年规模扩大13倍,而且是柠檬酸发酵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它攻克了一些权威专家研究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使我国柠檬酸发酵水平实现了一次飞跃。从此,我国发酵及相关行业企业升级换代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技术和工艺。随后,丰原生化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在创新与研发过程中,丰原生化获得了50多项国家专利,拥有一批企业独有的技术秘密。其中用粮食作原料生产聚乳酸等技术,国际上仅有美、日少数国家拥有。
另外,丰原生化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对生物化工企业生产模式进行了探索。创造了以粮食为原料的发酵工业先进生产模式。即集中发酵、分离等前、后端处理,中间根据需要分别提取出有机酸、无机酸、醇、酵母、糖等各类产品生产模式。
1、资源优势。资源禀赋是一种天然竞争力。丰原生化地处中国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淮北平原。该地区是中国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区,周围地区大约有四亿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丰原生化在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中国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丰原生化运用自有技术和生产模式,形成了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四大相关产业。分别是丰原生化、丰原药业、丰原食品和丰原新材料。丰原生化是把玉米、小麦、甘蔗、秸秆、红薯、大豆、油料作物等农产品经过发酵、分离、提取,精制为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能用作药品原料的便成为“丰原药业”的产品基础;能成为食品原料或添加剂的便成为“丰原食品”的物质基础;能生产乙醇燃料(代替石油资源)的便成为新型能源的原料;能成为其他工业原料的便成为“丰原新材料”可再生资源的发展基础。丰原生化品种系列里包括有机酸盐类、酯类、油脂类、酵母及调味料类、饲料类、酒精(燃料)类、淀粉糖类、酶制剂类、聚合有机酸、聚合氨基酸、聚合醇等等。在同样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的众多企业中,只有丰原生化利用自有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精细加工获得竞争优势。这说明资源禀赋成为市场竞争优势,必须依赖于技术创新的配合。
2、生产优势。柠檬酸市场是以成本为竞争焦点的市场,生产成本决定竞争优势。生产过程中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丰原开发的玉米清液一次发酵生产柠檬酸专利技术和独特的生产模式中,玉米淀粉经过发酵,可生产出酒精、味精、柠檬酸、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的L-乳酸等;经过糖化,可产出低聚糖、结晶葡萄糖、麦芽糖等;糖经过氢化,可生成各种糖醇,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等;经过氧化,可生产有机酸的酯类化合物,作为无毒溶剂和无毒增塑剂,剩下的废水废渣可用于开发蛋白饲料、菌体蛋白或饲料酵母,最后才进行处理排放。因为是纯粹粮食发酵,未加入化学物品,处理后的水可直接灌溉农田。整个生产过程,把上家的废弃物当作下家产品的资源,粮食原料被真正地“吃干榨尽”,反复循环流动,不仅为丰原提供了丰富的产品种类,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此技术和生产模式的应用,在短短三年中,使企业生产规模由三千吨猛增到四万吨,行业位次由全国倒数第一,一跃成为亚洲柠檬酸生产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龙头企业。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柠檬酸及盐类生产企业。丰原生化还先后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取得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3、营销优势。大规模生产必须以大规模销售为前提。丰原生化着眼于全球,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将企业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变为市场竞争优势。首先他们积极争取,迅速取得了进出口商品自营权。二是广招高素质的外贸专业人才,形成自己的外销队伍。三是建立外销机构,先后在法国的巴黎、美国的洛杉矶、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成立海外分支机构,建立了遍及欧洲、美国、非洲、中东等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营销网络。把产品销售、市场调研和售后服务结合在一起,以诚取信,与可口可乐、宝洁、百事可乐、杭州娃哈哈、北京同仁堂、希望集团、统一企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通过寻求可靠的商,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网络。四是根据国际市场的不同需要,进行适应性开发。根据欧美市场的消费需求,开发生产卫生指标符合美国、英国药典的高品质柠檬酸;根据日本消费需求,开发生产符合日本昭和标准的专品;根据美国消费特点开发生了细颗粒精品;根据食品与保健一体化的消费趋势开发L乳酸、果酸等新型酸味剂以及赖氨酸、天然维生素VE、果酸钙等高附加值产品;根据环保的发展的要求,开发生产了柠檬酸钠等洗涤剂的无磷添加剂。
丰原生化依靠先进的技术拥有了较强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布点、创牌、树形象,利用成本优势和优质服务,与欧美诸强争夺市场份额。目前,丰原生化的主营业务产品及其盐类85%以上出口,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5%左右。柠檬酸的出口量居中国精细化工产品之首,已跻身世界柠檬酸供应商前三名之列。
4、资本优势。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可以快速实现低成本扩张。丰原生化凭借自己先进的技术创新形象,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兼并、买断、控股、参股等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对有资源、有市场、条件好的企业进行并购,丰原采取低成本扩张战略,使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如2002年5月丰原斥资9500万元收购上海嘉丽可可食品公司,很快以“阿罗哈”为品牌的丰原食品出现在市场上。“江山”是我国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商,其利润总额居全国医药行业第六位。2002年6月丰原打败国际药业巨头罗氏公司等企业,通过海外整体收购两大公司间接获得了江山制药52%的股权,实现了对“江山”的控股。
在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导向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遇到了很大的困扰。虽然国家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但在具体方法和实现途径上,仍然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三维数字化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能够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助力。
1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信息记录、处理与传播上的高效率,能够弥补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周期长、传播慢的不足
以湖南传统的醴陵釉下五彩为例。釉下五彩是湖南独有的陶瓷品种,其传统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从器型制作到彩绘,再到上釉、烧制,是一个很长的周期。每个环节中,从用料到工艺都有要求,如调制颜料时各部分的比例、调制的具体手法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一个熟练的师傅制作一件较为完整、相对复杂的釉下五彩陶瓷作品,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初学者要掌握其中的技巧至少要一年以上,跟在师傅身边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发挥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工艺流程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记录,将原本只能师徒相授的传承过程,简化到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记录。学习者可以在师傅不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学习,对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拓宽,提高了技艺传承的效率。数字化记录还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提高技艺传承的趣味性,使学习者能够更主动地学习。例如,将釉下五彩某些制作的关键工作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现,对现代的青年人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借助数字化技术,信息的传播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传统工艺可以更快地传播到对其有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学习者那里。同时,从业者也可以更好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
(2)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原本只有整套工艺完成后才能看到,具有一定不可预见性的最后艺术效果,在计算机上提前实现,提高创新效率。例如,釉下五彩的陶瓷成品,可以借助计算机绘制其效果图半岛bd体育。借助现代技术甚至可以模拟不同温度下,窑变的效果从而使人们可以提前预知其效果,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及时地改进和变化。湘绣同样如此,一幅绣稿,在画纸上的效果与最后绣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借助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讲效果提前在计算机中实现,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及时做出色彩或针法上的调整。
(3)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在很多濒危的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中发挥作用。例如,记录珍贵作品的影像资料;以三维形式模拟关键的工艺流程等。三维数字化技术一方面可以高效的记录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以更加细致入微,更加“特写化”的形式,展现工艺特征,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
2 针对青年人普遍不愿学习传统手工艺,而更愿意接触现代技术的现状,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成为连接传统工艺与青年人学习兴趣的一座桥梁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一代多认为传统工艺学习过程漫长,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不愿意学习。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湘瓷和湘绣两个专业为例,该学院的这两个专业实际就业情况非常好,教学条件优越,师资队伍精良。但是由于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传统工艺不感兴趣,认为只有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专业才是好的。三维数字化技术恰好可以契合二者,成为沟通的桥梁。
将部分现代三维数字化的技术纳入高校传统工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掌握传统工艺技能的同时,掌握部分现代计算机技术,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掌握了一门技能。掌握了一定数字技术的学生,必然会给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带来新鲜的空气。即使有部分学生不从事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多一门技能,从事其他工作也很大有帮助。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工艺美术需要跟随时代步伐,融入现代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具有高校学习背景,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三维数字化技术新的学习者,无疑成为现代社会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的生力军和新鲜血液。
3 数字化技术会在设计理念上影响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使之在保持传统工艺美术特色的基础上,在设计理念上与时俱进
湘绣、竹艺、陶瓷等传统工艺美术,在工艺上非常高超,制作的艺术品非常精美,所缺乏的是现代的设计理念。由于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很多现代设计领域,如环艺、工业、建筑等都已经是常规化的设计手段之一。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引入三维数字化技术,不仅在设计的手段上可以带来巨大的便利,势必在设计的理念上也会带来新的思考。很多时候设计的手段直接影响到设计的风格和理念,手段与风格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现代的设计手段,使传统工艺美术在设计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理念,使之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现代设计的潮流,影响现代设计的发展。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具有巨大的优势。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信息记录、处理、传播上的优势,使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更高效;其现代技术的优势还可以更好地吸引青年一代学习传统工艺。作为新的设计手段,三维数字化技术还影响到创痛工艺美术审美理念的发展,使之更好地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反过来影响现代设计。
[1] 李砚祖.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再谈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 (10).
[2] 张健.关于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转换的几点思考[J].设计艺术,2009(1).
[3] 王欣,郑蓉蓉.从当代苏绣传承看传统工艺美术的再生[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对多学科交叉技术和知识的依赖,以及有限资源的快速流动,决定了企业必须与其他组织合作以便交换和获得各种知识、信息以及其他资源,一方面,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技术创新链的某一或某些环节上,另一方面,在其他技术创新环节上依赖于外部组织掌握和控制的资源,从而引起技术创新职能在企业间重新分配组合。Hippel(1988)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行为并非主要由产品制造商完成,而是在生产价值链中担任相应职能的企业承担创新源泉的角色(functional sources)。外包(Outsourcing)作为企业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的一种形式,为企业以有限专用资源担任创新源提供了途径,在节约开发成本和降低开发风险的同时加速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
集群是一个特殊地域内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中,具有产业发展的结构安排以及地域内实体间的联系机制,不仅包含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而且纵向拓展到下游顾客,以及横向拓展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和在产业内部通过技能、技术投入相关的企业。随着成熟产业的需求较小变动和全球激烈的竞争,供应链对集群内企业提供的整合意向强烈表现出来(黎继子等,2005)。集群供应链的地域——盟约型关系结构(周永红,2006),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和存在方式之一,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职能化分布和外包创造了其他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埃里克·冯·希普尔关于创新职能源的研究结论表明,创新者的利润期望和企业技术创新职能角色转化的困难是影响产业价值链企业技术创新职能化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
1.创新者的期望利润决定技术创新职能源的提供者。每个企业都希望创新费用最小,而从创新中得到的创新收入最大。资料表明,在几个企业中,只有那些期望从某类创新中获取最可观利润的企业会比其他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并最终将其他企业赶出市场(Hippel,1988)。由于不同企业对一个创新机会拥有不同的职能联系,从而会形成不同的创新利润期望。企业面对的创新机会越大,就会形成越高的创新利润期望,也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追逐创新。创新职能源的出现,揭示了产业价值链的不同职能位置与同一个技术创新机会的联系差异化,造成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不愿意逾越的障碍。
2.角色转化困难提高了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门槛。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具有典型的专有资产的特征,一旦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打算转换自己的角色,则意味着对各项专有资源的重新投入。一方面,面临由于知识的粘性(knowledge stickiness)存在阻碍技术创新隐性知识转移的困境,另一方面,面临专有资产投入昂贵的风险。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常常被视为专有资产并被作为商业秘密而加以保护,当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隐性知识不能在内部获得时,企业只能自己开发或通过同其他专家交谈的方式以学习他们想知道的东西。由于个体和组织的学习能力不同,以及知识粘性的存在,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从外部成功获得知识的门槛,即使有机会获得竞争对手掌握的隐性知识,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掌握,而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于昂贵的专有资产投入,则构成了企业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基础设施以适应新的职能角色的前提条件。
3.较高的期望利润追求和角色转换产生的高投入,揭示了某些行业的企业将技术创新活动外包的可能性。一旦企业认识或了解一项技术创新或某一创新组成部分以较低成本由具有某一职能的企业提供时,追求技术创新的企业就必然通过外包的方式从创新源那里获得希望得到的技术或知识,同时也因此相应减少企业自身对本项新技术或新知识的研究开发投资。这样虽然可以由于获取成本的降低获得良好的短期回报,但是势必损害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技术能力的积累,特别是某些技术诀窍必须通过研究开发的过程才能学会。因此,技术创新活动外包可能使企业对外部组织的依赖程度日益扩大,久而久之可能失去对某一技术的开发能力,甚至是吸收能力。为了避免外包可能产生的这种消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外包需要企业创造合作开发的形式并积极参与。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合作方式的技术创新活动外包,能够同时满足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研究开发的要求,并且积极寻求各种组织形式,从而实现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外包。
集群供应链使得企业处于大量组织实体密切相互接触和交往的网络结构中,一项技术创新项目随时可能因为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或终止,企业单独从事并成功实现一次商业化的新产品/服务、新工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即企业不可能实施一次技术创新中包含的所有行为,而只能承担其中一部分。由于每一次技术创新可能由不同的职能源发起,而且不同的企业在创新经历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集群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表现为企业在不同的技术创新经历中从事的与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有关的活动,可能是直接构成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的直接行为,也可能是间接促进项目完成的间接行为。
对于直接行为,根据Utterback(1971)经典的三阶段模型,具体为:①新思想产生——来源于知识的碰撞(魏江,2002)——由理论学习、用中学、干中学以及补充性技术发展(Nieto,2003)获得,因此,思想产生可以具体描述为技术创新人员或组织的学习行为。②问题解决或发展,即通过某种方式重新组合原材料和力量(熊比特,1990)导致新产品/服务的出现或新工艺的应用,可能是采用不同质量的劳动对象,或使用不同水平的劳动工具(包括技术手段),或雇用不同技能的劳动者。因此,该阶段创新行为存在于调整劳动对象、采纳高水平劳动工具或雇用高技能人员方面。③实施和扩散,包括新产品生产和市场投入,例如营销、分销和零售行为,集群供应链企业通常将这一部分行为委托于价值链合作伙伴完成。
对于间接行为,可能产生于与技术创新高度相关的组织结构创新和人员创新(Knight,1967),包括变更工作分配、构建权力关系、沟通体系或奖励系统,人员流动以及调整组织中人员的行为和信仰;也可能产生于受限的历史性条件、具有路径依赖性的企业制度和文化形成过程(Strambach,2002),包括规章制度变化以及企业资源的积累。由于地域集聚性,企业与其他组织包括政府和公共事务机构之间存在密切接触,其创新行为外部其他合作者影响将更加深刻和频繁,例如外部知识和技术应用程度(Kumaresan and Miyazaki,2000)或者合作关系的密切和友好程度,都可能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进程。 转贴于
从集群供应链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和条件来看,集群供应链同时汲取了集群和供应链各自具有的优点,并且因为其自身形成的地域——盟约关系结构弥补了集群、供应链的不足之处。正是基于这种双重属性的存在,集群供应链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职能化外包提供了其他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对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来说,集群供应链具有交易效率提高和技术创新投资增加的双重效应,毫无疑问推动了集群供应链企业对技术创新行为的追求。地理位置上的彼此邻近和集聚,使得集群供应链企业具有相似的产业特征、文化特征、制度特征,不可避免地显示出专业化投入、技术溢出和相似价值观的共享。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来说,共享加速了创新行为的趋同性,表现为直接创新行为的互动进行,以及间接创新行为整合费用的降低。这是因为,集群内部存储的产业技术和人员降低了集群供应链企业直接的包括时间的和空间的学习障碍,并且学习过程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呈现出快速响应的动态特点;另外,相似的文化和制度特征,奠定了集群供应链企业在合作创新中支付较小费用协调彼此人员和组织的间接创新行为。
由于合作式技术创新外包,技术创新分工不断深化,并以创新职能分工形式出现。集群供应链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具有供应、生产、分销等显著不同的职能位置,在供应链中产生一种职能分工经济。职能分工经济产生于组织在特定职能活动中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可以通过职能分工节省重复的学习费用(陈松,冯国安,2005)。采用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开发外包与合作伙伴相结合的方式,成员企业将由于供应链盟约因素,从寻求技术创新整体最优解的立场出发采取积极的创新行为,同时提高企业以至整个供应链获取和积累技术与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集群供应链企业以不同职能身份参与新产品/服务或新技术开发,无论从参与创新的过程还是结果来看,都表现为一种促进企业持续创新的成本、风险和利益分享的机制。这是因为,集群供应链提供了特定的产业生产背景,同时由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稳定的信任关系,为他们彼此共享和利用技术和知识奠定了基础,从而避免了组织在技术创新中重复学习的需要,也由此存在职能分工能够节约重复学习费用的情况。
在《之江新语》中说:“市场竞争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稍有懈怠,原有的先发优势就会削弱,已有的比较优势也会失去。”在多年探索实践中,贵州未敢懈怠,对自身发展优势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此作了系统论述,强调要“千方百计培植发挥路径选择、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干群精神状态方面的后发优势”,以此支撑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决胜扶贫攻坚、同步小康。
后发优势强调发展滞后地区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与技术模仿,缩小技术差距,挖掘发展潜力,提升要素利用效率,避免重走发达地区走过的弯路,降低发展成本,加速发展进程。尽管发展速度很快、趋势良好,但贵州整体上仍处滞后状态,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依旧较大,因此必须强调发挥后发优势,激发、提升既有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一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决定于生产要素的增加、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而“最重要是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是依靠成本较低的新技术与产业理念借鉴,加快资本积累、加速技术变迁与升级,“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变迁的可能性,相当大程度决定于其技术变迁的可能性”。这种思想对贵州如何发挥后发优势进而创造先发优势,可以带来诸多启发。
这些启发至少包括:贵州需要更大力度“借力、借机、借势”,从技术引进上多花心思,相对于自力更生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的成本低、见效快;所引进的技术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并且有真实的试验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眼光与能力,甚至足以影响发展全局;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应该培育技术再改造、再升级的专业人才,为技术应用的可持续性与创造新供给打好基础;最为关键的,是产业与营商环境必须适应新的技术要求,不断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为“技术变迁的可能性”营造新环境、新氛围。
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后发优势与先发优势。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增长更需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经济发展必须从围绕资源开发、劳动力红利和资本积累,转向倚重技术进步、组织再造、结构调整、制度变革等创新引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开拓新增长空间。有效的创新活动,是先发优势的源发动力。先发优势可以确立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的引领者地位,掌握先发优势者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十三五”时期,大数据战略将是贵州“一场抢先机的突围战”。“抢先机”意味着贵州要在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等后发优势基础上,创造占据数据“蓝海”制高点的先发优势。大数据战略创造的发展优势,也可认为是贵州发展优势的集中体现。
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的企业也将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创新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中国企业主要的两大创新方式,这两种创新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但在开展创新这一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注于其中一种创新方式,或者更关注技术创新。这使得企业即使开展了较大力度的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但仍得不到所期望的由创新带来的财务绩效的提高以及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这些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企业缺乏对创新这一复杂过程的系统认识,忽略了不同创新方式间的协同、互动、共演等作用,从而导致了过多关注于某一种方式的创新而阻碍了另外匹配协同的其他创新活动,使得企业创新绩效并没有显现出来,同时浪费了对创新投入的大量资源[1-2]。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两个焦点创新模式[1,3-6],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两种核心创新模式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企业绩
效有着不同且极其重要的影响[7-9]。转型经济体制下,企业开展创新存在差异,不同的产业或者不同的运作模式的企业开展的创新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一部分。在一个企业中会出现两种创新同时存在的组合状态,这种组合对企业竞争优势和长期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识别不同创新组合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转型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效地开展并管理各种方式的创新活动,明确自身战略目标和战略执行关键点,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企业的战略导向是一种能够影响企业决策制定框架的潜在哲学体系[10],企业所采用的战略导向可表现在企业资源运用、竞争战略选取等方面,它分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两种维度。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导向将导致企业拥有的不同的组织优势。战略导向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竞争战略的选取,从而能够对企业绩效及长期竞争优势有着重要影响[11]。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企业的战略导向将会产生明显的不同,正是由于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使得企业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的财务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差异。比较不同情景下的战略导向差异,将有助于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设定自身的战略决策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短期财务绩效以及长期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将通过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比较研究,深入讨论企业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如何被不同的创新组合活动推动以及他们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差异,同时将探讨不同的创新组合如何撬动企业战略导向形成和执行并从中获取竞争优势和提高财务绩效。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这些问题,形成权变的创新系统或创新组合理论框架,发展了转型经济环境下的创新组合与竞争优势理论。
当前有关创新理论的文献逐渐将创新聚焦在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领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主流的创新焦点问题,并被深入的研究探讨(如:Utterback, 1994[12]; Dodgson et al., 2002[13])。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主要关注新技术产生、扩散和发展[14-15]等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类型问题[16-17],这些文献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命脉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似乎更应该关注各种技术创新,以谋得长期竞争优势。但是其它的理论研究使得非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研究的另一核心问题[18],更多创新文献逐渐关注诸如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这些文献认为非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然而尽管有关创新的理论文献已经聚焦了两种核心的创新类型或者模式,但大部分文献都仅仅讨论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某个方面[19],而缺乏了对这两种创新系统化、协同化、交互情境下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Daft(1978)提出了双核心创新理论[20],他强调企业组织创新具备两个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两类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但不同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双核心创新视角。Damanpour和Evan(1984)指出技术创新涉及了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生产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则涉及了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21-22],他们是企业两种重要的创新类型。双核心创新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组织不同创新类型组合情境的研究。但不幸的是,双核心创新理论的研究大多数仍集中在两种创新类型间的关系研究(如:Kimberly and Evanisko, 1981[23]; Damanpour and Evan, 1984[8]),而缺乏了两种创新不同组合情境下对企业各类特征(如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的差异性影响研究。
战略导向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框架,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企业现存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所形成的,它代表着企业战略决策的实际倾向与程度[10]。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企业的战略决策会根据当前的企业创新状况所制定,从而决定着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当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在企业中开展的状态出现高低差异时,企业高层管理者会受这种创新状态影响并制定战略发展,根据当前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选择不同的战略导向。企业家导向很可能更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获取技术领先优势;市场导向很可能推动了企业进一步的管理创新,获取较高的组织效率优势。因而,在创新组合矩阵的四种情境中,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程度便会出现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影响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创新组合与企业竞争优势的二维矩阵模型(如图1)。
Lumpkin和Dess(1996)认为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是导致新进入行为(New entry)所引起的程序、实务与决策活动[24],以企业角度而言其目的在借由提高顾客所需产品与服务的价值[25],以获取卓越的企业经营绩效[24-27]。企业家导向具备创新性、风险承担和先动性三个纬度[24]。创新性反映了企业在追求新机会的一项重要倾向;风险承担反映了企业从事新进入行为对风险的承诺倾向;先动性则反映了企业的市场领导者的一种远见卓识的观点,他们具有远见、有预见性地行动并影响环境的倾向,这三个纬度表现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倾向[24]。在创新组合中,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突变可能,创新程度较高;管理创新一般集中在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上,由于确保组织的稳定性,这种创新大部分是渐进的创新方式。因此,技术创新开展较高时,企业技术优势明显,企业家更倾向运用技术优势获取行业领先地位,这使得对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的投入倾向自然而然增大,确保企业获取先动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也面对更高的创新失败风险;管理创新主要是确保组织运作效率的提升,它的创新内容大多是改良现有运作管理模式,对创新项目或创新战略的执行起到辅助作用,它对企业的企业家导向起到间接而非直接的作用。因而,技术创新高情境(Cell 2)下的企业家导向比管理创新高情境(Cell 3)下的企业家导向程度更高。当双核心创新交互时(Cell 1),两种创新发生了权变的效果,彼此互相补充和协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程度的提高,使得这种情境下企业家导向程度最高。因而,我们提出:
Narver和Slater(1990)认为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有三个行为要素: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功能间的协调[28]。顾客导向(Custome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面对目标市场,能充分地了解顾客心目中产品的独特价值是什么以及预测顾客需求产生的变化;竞争者导向(Competito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对竞争者短期内的优缺点、长期能力及战略的了解;功能间的协调(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则反映了协调组织资源的使用以便创造较好的顾客价值,也是组织内部合作提高组织效率的表现形式。市场导向能通过确认、传播与市场情报的杠杆作用来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力[29]。与此对应的组织双核心创新中,管理创新更有利于市场导向程度的增加,因为管理创新的作用就在于提高组织内部效率,提升组织获取市场份额,掌握顾客需求变化信息,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反馈等。管理创新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企业很好的了解顾客价值需求,了解竞争者在外部市场中的行为,提升组织整体运作效率,进一步使得企业整体能力提升,满足顾客新需求,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销售绩效。技术创新也加强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但更多地局限于顾客所需产品或服务的满足。它对于市场信息收集处理,组织运作效率,资源协调方面仍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因而,在创新组合四种情景中,与技术创新高情境比,管理创新高时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更高。当两者协同交互时,市场导向程度最高,使得企业既关注技术产品或服务的顾客需求满足,又关注竞争者信息获取,组织职能间协调的提升。因而,我们提出:
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得高的财务绩效和强的长期竞争优势。不同的企业偏重的创新类型不同,那么给企业带来的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也有所区别。技术创新的开展常常设计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可以为企业赢得技术领先优势,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并获得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忠诚度;同时技术创新也更可能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的形成,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但是技术创新也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同时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投入的过程,虽然在未来很可能为企业赢得更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或绩效,但短期内其带来的绩效结果并不明显。管理创新可以更好使组织运作效率提高[2],以及更高程度市场导向的形成,它加快营销效率,销售利润率,能为企业在短期提高财务绩效,但是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高,单纯的管理创新只能跟随市场领先者,即使有高的市场导向,也并不能很快抓住市场新的需求并利用技术产品服务快速满足这些需求,以便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短期财务绩效的提升才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过程中,另一方技术产品的领先使得企业在未来能更可能地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财务绩效。因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的作用是不同的,且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对他们起到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也是不同的,但两者都很重要。单一的高技术创新和单一高管理创新情境下只能单一方面的推动企业绩效增长或者为长期竞争优势形成积淀。当在创新组合中的Cell1情境下,高的技术创新和高的管理创新使得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既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又较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因而,我们提出:
本次调研以上海、广东、山东、河南、辽宁、四川、陕西、山西8省市850多家制造和加工企业为发放问卷对象,针对其在转型经济下的战略制定、组织管理和创新行为与绩效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样本企业涉及机械、材料、化工、电子电气、纺织、食品、医药等11个行业,有662家企业接受调查并提供了相关的信息,问卷回答率为77.9%。剔出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607份,整体问卷有效率为71.4%。我们采用χ?2检验来比较回答者和未回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的行业类型和所有制类型)上的差异。通过检验我们并没有发现回应者和未回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测量指标上存在差异(所有的p值都大于0.1)。这些结果表明了本次调研中不存在显著的未回应偏差问题。
本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主成分方法对自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变量的信度(可靠性),聚敛效度(内部一致性)。表1列出了变量的度量指标、因子载荷、Cronbach α 系数以及累积贡献率。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采用的所有指标的因子载荷都在0.6以上,具有很好的可靠性;Cronbach α 系数都在0.7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首先,我们用SPSS 13.0对样本进行分类。依据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变量的均值判断每个样本属于模型中的哪个组合单元。最终我们将607个样本分为四组对应了模型中的四种创新组合,并对每一组组合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其次,我们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了每个特征变量在四个样本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五个特征变量所在的四个样本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可以区分四种组合属于不同的样本组。
最后,我们使用样本间的方差分析检验针对每一个特征变量,不同两两组合(或样本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两个样本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再根据两个样本组内相同特征变量均值即可判断哪个样本组内的特征变量更高。根据这一统计原理,我们采用Post Hoc Tests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4。
表4的实证结果显示出有趣的理论发现。市场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表现出显著差异且Cell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Cell2高,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的全部假设。但是企业家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在高的管理创新低的技术创新情境下的企业依然出现较高程度的企业家导向。也就是说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并不是完全只与技术创新相关,高的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类型,依然可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先动和风险承担倾向。这一有趣的理论发现,对处在转型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企业本身拥有较少的突变技术创新,大部分采用模仿跟随的渐进创新战略,这种创新战略很可能减弱了企业的企业家导向程度。但实证显示出这种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中国企业往往大部分进行的是管理创新更多,而这种管理创新并没有减弱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可能正因为管理创新开展的程度较高,也正从内部运作方面表现出了企业家前瞻的眼光,先动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管理创新的开展也可以加强或保障技术创新的开展,与技术创新形成协同互动作用,这也使得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在财务绩效方面,实证结果并没有支持我们的全部假设4。结果显示,Cell4中的财务绩效程度最低,其他三个创新组合情境下的财务绩效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企业无论加强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都可以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并且当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交互协同时财务绩效也有所提高,但较Cell2和Cell3中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中国的企业如果为了提升财务绩效,可以单一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想要更高的竞争优势时,则必须选择同时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为在竞争优势方面,实证检验表明四种组合情景下的竞争优势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每种创新组合情境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贡献是不同的。其中组合1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最为明显,企业从事两种创新将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大幅度提高。而假设4b并没有通过检验,结果表现出竞争优势在Cell3中的程度大于在Cell2中的程度。这说明,高的管理创新反而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可以更好地调整组织运作、组织战略等并为企业赢得更长久的竞争优势。如果技术创新不能与管理创新有效匹配,前者可能会带来短期竞争优势,但无法动态地影响企业长期生存战略,因而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要比管理创新少。这一结论再次表明,在转型经济下,中国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拘泥于对技术创新的过度追求。
关键词:创新国际化;折衷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本土化理论;产业升级理论;资源基础理论
创新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或直接建立国外R&D机构以及建立国际技术联盟等形式将技术创新活动扩展到国外,以创新资源获取的全球性、创新人才国际化、创新组织网络化为特征的技术创新范式。它使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交易网络。企业可以更广泛地借助组织外部的知识和信息源构建自己的技术知识结构。
理论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机理和规律,全面认识创新国际化的生态环境,准确把握和测度创新资源国际分布、流动和全球配置的动态与趋势,这样才可以制定适宜、有效的国际化路径和政策。尽管目前常州市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较弱,技术创新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但仍然能在恰当的理论指导下,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和赶超。
邓宁提出的一种具有影响广泛的关于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称为折衷理论。获得、利用及开发三种关键的优势是企业跨国投资的主要目的,其中包括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和内部化优势(Internal advantage)。
常州市科技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国际化战略来获取上述三种优势。首先,东道国技术资源丰富,常州市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可以充分享用这一重要资源。各国和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技术领域也各有不同,如日本筑波科学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英国剑桥的科学园区等。通常,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势包括丰富的高级研发人才、领先的科技资源和最新前沿资讯等。这样,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有利于常州市科技型企业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层次研发人才,解决当前困挠常州的高级科技人才匮乏的问题;有利于跟踪科技强国的研究开发最新成果,捕捉各行业发展前沿资讯,整合各种有利资源;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研发资源便捷地利用,更容易获取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集聚所产生的输出效应,促进边做边学的机制产生,在知识和技术两个方面加强积累,最终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长期竞争优势亦由此产生。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际市场竞争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供应链竞争时代,常州市企业急需通过所有权优势提升在整条供应链的地位。
目前,常州市企业大部分仍处于供应链中的最低端,只能从中赚取极低利润,并且受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制约比较严重。通过创新国际化战略,企业逐步从低端迈向中端甚至高端,从加工为主转向研发和品牌营销,最终才能提升企业的所有权优势。长期的对外开放和以技术换市场的失败经验表明,单纯的外部市场的交易关系并不能保证技术创新水平的逐步提高。内部化优势旨在以企业的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只有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才能更好地解决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因此,常州市政府必须推动科技型企业积极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通过中外合作、独资、中外合资等形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或者通过兼并和收购国外科技型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克服外部市场上的交易障碍,获得先进技术,增强内部优势。
1977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在其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率先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Theory of Small Scale Technology)。小规模技术理论是基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而形成的,主要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公司竞争时表现出来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拥有在民族产品生产上的竞争优势;其次是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最后是实施产品低价营销战略。
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即使是业务范围和企业生产规模不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也能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竞争优势,这摒弃了原来那处认为只有垄断的技术优势才能打入国际市场的错误观点。常州市企业应该以此为签,积极寻找自己的切入点,打入国际价值链的中上游。
基于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关注,众多产业学家和经济学家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其中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本土化理论”。根据他的分析,对科技不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优势的最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处于其特定的环境中,技术升级亦是在此种环境中进行,这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环境有显著不同,主要是要素成本与质量有本质区别;其次,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于商品有其自身的特殊偏好和需求,为了更好地迎合当地的消费需求,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本土化设计和改造,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并且对于市场的把握可以看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另外,对于产品的本土化改造,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讲从生产成本上看更具有优势,在小规模生产中,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好;最后,正是因为技术上的劣势,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入对市场的研究之中,通过准确地细分市场,开发出与名牌产品特征不同的具有差异化的消费品,通过在较大的市场中准确定位自身的立足之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常州市的大部分企业仍以技术引进、模仿、吸收为主要的技术提升手段,基础性、原创性的技术创新极少,这点从企业申报的专利大多集中于新型实用型专利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后,通过对产品市场需求调研,根据国内消费者的需求适当的改造、消化和创新,使生产出的产品贴近我国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价格、购买能力和消费偏好、产品质量,这使得一部分产品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更具竞争力。该理论有助于常州市企业重新审视自已的竞争优势,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从技术模仿中如何寻求竞争优势,进而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国际性的大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开始加速增长,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过经济学界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表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发达国家企业致力于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表现为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和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域;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利用其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目的是掌握和发展现有的生产技术,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研究与开发性。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阐述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投资的结构,特别关注新兴工业化地区,国家由发展中转变为发达、产业由传统转变为高技术的变化趋势。这一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促进技术创新与积累、提升产业结构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等众多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这将为研究常州市企业创新国际化战略奠定理论基础。“十一五”期间,常州市国民经济总体呈现高投入、高增长、高效益的发展态势,但民营经济仍是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因此,灵活运用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并结合常州企业实际情况,不断激发企业做大做强、向外向型、科技型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国际化能力。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安蒂思·彭罗斯教授认为,“企业既是一个管理单元又是一个综合了长久以来由管理决策确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企业成长动力的源泉恰恰是企业内部的资源。”这位经济学教授通过建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强调了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作为企业成长基础的突出特征和功能,揭示了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并把资源作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更关注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获取、配置和整合能力,而不是其竞争规模。因此,常州市企业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时,应当以资源的获取、配置和整合作为重点工作,从而提升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的效果。
其于上述观点半岛bd体育,常州企业的创新国际化发展若想取得理想成绩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常州市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有效的创新资源。资源的投入对于各种层次的技术创新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全球范围内识别有利资源,并获得这些资源是成功实施常州市创新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因素。从微观层面即企业角度来看,较好地利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特有资源,与东道国企业开展交流,充分配置企业资源,促进创新活动的产生和扩散是企业创新国际化成功的关键;其次是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常州市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其特有的企业文化和价值体系,使公司自身的技术资源与外部创新资源熔合来实现更大的竞争优势。有限的资源通过资源配置可以实现物尽其用,使企业创新成本降低,增强企业创新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效果;最后是整合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对创新增值活动的全球性整合是全球竞争的本质。整合是一个企业战略的关键维度,随着企业在价值链中角色的逐渐复杂化与交叉化,整合有限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基于此认识,将企业拥有的资源与企业外部可获取资源成功地进行整合,是常州市本土企业由创新优势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经之路。
创新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这要求常州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化带来的机会,与此同时规避国际化的风险。这就要求深入研究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机理和规律,全面认识创新国际化的生态环境,准确把握和测度创新资源国际分布、流动和全球配置的动态与趋势,制定适宜、有效的国际化路径和政策。
1.龚绍林.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趋势及我国对策[J].当代财经,1996(12).
2.陈菲琼,虞旭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自主创新的反馈机制研究:以万向集团OFDI为例[J].财贸经济,2009(3).
3.朴抱一.知识力密集型企业——华为20年启示录[N].中欧商业评论,2008(3).
4.陈劲.创新全球化——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范式[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本文属2012年常州市软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R2012902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先依靠高投资、高能耗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不可持续。然而,由于我国全面产能过剩现象的存在,很多行业的企业创新无力,尤其是亟待转型升级的行业企业,处于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的环境中,无法积累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上。具体表现在我国企业普遍的R&D投入水平较低、技术发展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创新以购买专利或模仿创新为主等。为了推动技术创新水平的发展,我国很多学者提出了合作技术创新的方法。但是,长久以来,合作技术创新的水平发展仍然缓慢,私人部门仍然无法实现创新资源的积累,并且难以突破技术创新的瓶颈。为了探索我国合作技术创新瓶颈的原因,本文选择了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角度,借鉴博弈论的思想研究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困境的形成原因。
企业技术创新困境可以从静态博弈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这里任意选择某产业市场,将所有市场主体企业划分为两类,分别是异质性企业和同质性企业(孙景翠等,2012)。由于技术创新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回报慢的特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策略可以选择合作或者不合作。
选择任意产业,假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完善的,并假设市场上存在两个企业,要对某客户需求进行技术创新,若需要对该项研发投入的成本是C,研发的回报为R,则如果A企业和B企业选择合作研发,则A企业和B分别支出研发额0.5C和0.5C,两企业均能获得利润R,且这里假定C>
0.5C>
0,即单独依靠一个企业进行研发是不能完成的。如果A企业和B企业不进行合作研发,则选择独立研发的企业需要独立支付研发投入C,并且获得创新的全部市场回报R,则独立支付研发的企业获得的收益为R-C
根据表1支付矩阵的情况,市场上同质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研发的博弈,则两个企业的最终占优均衡策略与企业之间的技术溢出强度V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V=1时,该博弈最终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即双方的占有策略都是选择不合作,最终导致同质种业企业之间的研发结果为(不合作,不合作)。
当V(R-0.5C),则该博弈同样存在占优策略均衡,双方最终都会选择(不合作,不合作)。
因此,对于大部分同质企业,合作研发最终会以囚徒困境宣告失败。而只有行业的技术溢出水平满足一定条件时,同质企业之间才能够在一定的契约约束或外界干预下,达成(合作,合作)的条件。
对于育种研发条件、规模、技术资源悬殊的两个企业(组织),本文称之为“异质企业(组织)”。当市场上仅有两个异质企业存在时,其中具有研发优势的企业命名为C,研发劣势企业命名为D,现假设有某项市场需求的育种研发项目,假设双方合作进行该研发项目的研发,则能够带给C企业以R收益,而带给劣势企业D的收益为r,且合作情况下,双方需要为研发付出的成本为0.5C和0.5c。如果仅有优势企业C单独进行研发,则研发成本为C,如果只有劣势企业D单独进行研发,则研发成本为c。其中,R>
0,且C>
0。则两个公司的博弈支付矩阵如表2所示。
当V=1时,异质性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博弈,是一个典型的智猪博弈模型。根据支付矩阵两个企业的策略支付可以看出,对于劣势企业D而言,不论优势企业C是否参与合作科研,其占优策略都是不合作。而对于优势企业C而言,其参与该博弈并不存在占有策略解。这种博弈的纳什均衡,必然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劣势企业在种业研发过程中会选择搭便车,二是优势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如果选择(合作,不合作)能够使优势企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即R>
C,则优势企业会选择纳什均衡解,即进行育种研发。
当V(R-0.5C),则最终双方都会选择(不合作,不合作),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模型,最终的博弈均衡会以双方企业都放弃种业技术创新为终。
现假设社会中有两家企业和政府,就是否参与某合作研发进行博弈。在这个博弈中,进行研发合作的双方是企业,同时,政府可通过政策行为来促成合作或不干涉其合作。则对于这个博弈中的各主体而言,各自的博弈策略组合情况如下:
政府可选择积极促进企业创新合作、不管理创新合作;企业可选择合作研发、不合作研发。假设某企业A选择就某一项种业研发项目与企业进行合作,则对于A而言,这项研发可带来收益为P1,企业通过这项研发可获得的收益为P2;如果政府政策能够促进双方合作的完成,则两个企业分别得到额外的收益为R1和R2,如果政府政策不利于合作完成,则企业双方要付出相应的损失,分别为C1和C2。则假设政府有P的概率选择会干涉合作,有1-P的概率对此不作为半岛bd体育,则在作为的情况下,政府进行干预需要付出的成本为G,而如果合作成功(概率为Q),政府可获得的收益为R1+R2-G;当政府对合作不成功时(概率为1-Q),则政府损失为-C1-C2-G。如果政府对合作不予干涉(概率为1-P),则先假设政府的政策有助于种业科企合作的概率为P,则企业、政府之间的支付矩阵可如表3所示。
因此,企业做是否能够成功,与政府政策是否作为、合作收益情况有关;而政府是否会对创新合作进行干预,则取决于政策成本大小和因为其干预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大小。
根据上文对政府参与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博弈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政府是否干预企业技术创新收到政府政策成本和收益的双重考虑,但是政府对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具有正面的影响。尤其是当合作双方中有一方是科研机构时,政府的促进政策将会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同时有利于创新的外溢和企业对创新知识的学习、对创新资本的积累。因此,在技术创新合作方面,政府应该依据条件发挥其引导作用。
根据上文对同质企业或异质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博弈均衡的分析,不论是同质企业还是异质企业之间,技术溢出水平的大小都会影响最终的合作创新博弈结果,无论是技术溢出水平过大或者技术溢出水平过小,都无法促成双方选择(合作,合作)。因此,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技术溢出水平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才能够自发形成组织之间的合作技术创新。而对于大部分情况,优势企业和劣势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或者同质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都仍然需要依靠外力的作用才能够达成。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技术溢出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仍然还需要政府对技术溢出渠道进行开拓,增加技术溢出水平,才能够创造企业达成技术合作的条件,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合作技术创新水平。
根据上文对同质企业技术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忽略技术溢出水平的影响,同质企业之间的合作技术创新必然以囚徒困境为终止。这一分析结果解释了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低、投入低的现实。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行业领域,即便是在产能连年过剩的情况下,研发资产投入、技术创新成果水平都较低,甚至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上市企业,研发投资和研发资产数据披露都很不明晰。一方面,对于市场集中度较低的分散行业而言,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创新资源的存量低,即便是有合作创新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创新研发资本和资产投入。另一方面,即便双方都具有实力进行技术创新投入,较高水平的技术溢出会导致双方都会有机会主义的想法,通过不参与研发而成为免费乘车者,或者较低水平的技术溢出下双方的合作会有名无实,无法实现真正的知识技术共享,最终同样会发生囚徒困境,最终均衡的集合为(不合作,不合作)。
因此,技术创新资源需要实现一定的积累后,才能够增加合作创新的成功概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实现技术创新资源的积累,往往需要借助于外界的帮助,这就要求政府或者金融机构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学习,或者促成中小企业与科研优势企业、公共科研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的学习互动。
通过对异质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博弈的分析结果来看,在技术溢出处于合适的水平的条件下,优势企业在合作技术创新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对于劣势企业和优势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行为,是否能够达成,取决于优势企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尤其是对异质企业中的优势企业创新行为进行相应的补贴或给与优惠政策,能够促进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之间的合作科研,从而帮助优势企业(下转第18页)(上接第14页)带动劣势企业进行研发活动。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我国在收获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的同时,劳动力成本及土地成本不断攀升,原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压力渐行渐近。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通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呈现快速或跳跃式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竞争优势难以维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软实力迫在眉睫,尤其是珠三角制造企业,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使其成为转型升级的最前沿。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日趋动态。珠三角制造企业在稳定环境下建立的优势正不断被侵蚀,需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来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在动态性环境下重新建立竞争优势。回顾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现代工业化之路,模块化开创了一个工业技术创新的全新时代,甚至可以媲美19世纪铁路运输发展对西方现代工业的贡献。由于模块化的通用性,制造企业能在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西方许多企业纷纷尝试以模块化的方式来应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与客户需求。国外对于模块化的研究比较丰富,并且在制造企业的实践中已经获得了大量成功。但国内对于模块化的研究基本还处于理论研究初期,对其影响竞争优势机制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探讨技术创新在模块化设计与竞争优势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旨在为珠三角大中型制造企业进行产品模块化的探索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随着波特“竞争优势三部曲”的提出,竞争优势逐渐成为了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根据蓝海林等(2007)的定义,竞争优势是指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实现盈利与市场占有率提高的一种能力。
关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研究,经历了“核心能力理论”到“动态能力理论”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学者从资源基础观视角出发,提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随着经营环境的日益动荡,传统的企业核心能力由于自身存在的“刚性”问题,使其难以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需要寻找新的途径,如精益生产、柔性制造、流程重组、全面质量管理等,来获取动态环境下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新兴的制造思想,都要求企业具备“柔性”的生产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Teece(1997)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不断获得暂时优势的能力。
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为研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耿新和张体勤(2010)综合了SubbaNarasimha(2001)和Danneels(2008)的观点,认为企业的动态能力包括市场动态能力与技术动态能力两方面:SubbaNarasimha(2001)认为市场动态能力强调企业开拓新市场与适应当前客户需求变化的能力;Danneels(2008)则强调了企业根据环境变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模块化战略被西方管理学界誉为“动态变化时代的竞争战略”。模块化设计可以为制造企业带来许多优势:第一,制造企业专注于核心模块的开发,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减少研发成本;第二,制造企业通过对核心模块的改进,可以较过去更为轻松地实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技术变革的步伐;第三,由于各模块的独立性,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制造标准化模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又能通过模块的组合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从而在大规模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因此本文认为,模块化设计是制造企业发展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
模块化设计往往与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对核心的产品模块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可以实现渐进式的技术创新;对模块化平台进行改革,则可以导致突破式的技术创新。无论是在静态或者动态环境下,技术创新都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环境下,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可以不断获得暂时性的竞争优势,从而构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发展动态能力,就是为了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进一步研究持续竞争优势的构成,本文借鉴了蒋峦和蓝海林(2004)的观点,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以下几方面构成:①品牌优势,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产品高附加价值的持续来源;②连续先动优势,先动企业能够较竞争对手更迅速地获得客户与声誉,更快地获得利润、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③大规模定制优势,动态环境下既要求制造企业降低成本,又要求企业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拥有大规模定制生产能力的企业可以同时实现两方面的目标,从而获得大规模定制优势。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提出模块化通过技术创新,影响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和大规模定制优势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2.1 模块化设计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根据动态能力理论,拥有较强动态能力的企业,其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因为动态能力能够强化现存资源的配置,而且快速的回应能力使得企业能够迅速满足市场需求。而制造企业将产品进行模块化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组织的进化要求,同时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减少成本,帮助企业构建动态能力。
具体来说:第一,制造企业利用模块化设计将产品分为若干模块,可以将非核心模块进行外包,从而专注于核心模块的研发,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使消费者获得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优势。第二,制造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对模块化设计平台的改良实现突破式的创新,也可以通过对核心模块的改进实现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消除新技术、新产品推出市场的时滞效应,获得连续先动优势。第三,模块化的产品只需要通过简单的不同模块的重新排列组合就能轻松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并且可以对产品模块进行大规模生产,从而获取大规模定制优势。因此,模块化设计能为制造企业带来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大规模定制优势。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2.2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模块化设计就是对生产要素(产品模块)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重新组合”。因此本文认为模块化设计可以促进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尤其是技术创新活动。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企业品牌优势的维持。由于环境的动态性,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竞争优势维持阶段在不断缩短,一项新技术能为企业带来的领先优势可能很快就消失殆尽,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获得新的暂时优势,从而获得连续先动优势。制造企业要将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与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结合起来,需要有先进的企业信息系统、现代化产品设计技术、模块化管理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等作为支持,因此持续的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创造大规模定制优势。
Pil&Cohen(2006)就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模仿创新在模块化设计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起中介作用,模块化情境下的产品设计和绩效产出能够使模仿创新变得简单,同时降低了动态能力开发的复杂性,从而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本文基于珠三角制造企业的实际,认为技术创新在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以下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问卷的发放区域为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这些城市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惠州、江门和肇庆。共向该区域的制造企业发放800分调查问卷,回收512分,回收率为64.0%,剔除无效问卷131份,剩余有效问卷381份,有效回收率为47.6%。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工业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属于大中型企业,即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针对符合该标准的300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
Peng和Luo认为,中国企业间存在着行业类型、所有制类型(国有、民营和外资)、规模及行业发展阶段的区别。因此本文选取了行业类别、所有制性质、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这四个组织特征作为控制变量。样本基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本研究在问卷编制过程中,与有关专家学者、产品模块化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次访谈与探讨,以使问卷结构更合理,表述更清晰。并在正式调查之前选择了50家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预调查,根据反馈信息对问卷做了反复修正与调整,形成了最终的问卷。
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及受访企业行业类别、销售额、资产总额和所有制性质等控制变量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使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对研究涉及的变量进行了题项设计,共包括模块化设计5个题项;技术创新4个题项;持续竞争优势11个题项,包含品牌优势(3个题项)、连续先动优势(3个题项)和大规模定制优势(5个题项)三方面内容。
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Cronbach’s α值检验量表信度。一般认为,Cronbach’s α值大于0.70则可以说明量表信度较好。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α均大于0.70(见表2),表明各量表的信度较高。
本文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对量表效度进行检验。侯杰泰等(2004)认为,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卡方值(χ2)与自由度(df)的比值小于5,RMSEA值低于0.08,IFI、CFI、NNFI等拟合指标大于0.9则可以认为模型拟合度较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较好的水平,说明量表的效度较高。
本文使用SPSS16.0与LISREL8.7作为实证分析工具,对各量表进行相关分析,使用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进行假设检验。
4.1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本文在对理论模型进行假设检验之前,首先对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与描述(见表3)。结果表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均比较显著,可以对各变量间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
4.2.1 模块化设计对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及大规模定制优势的影响 模块化设计对品牌优势、连续先动优势及大规模定制优势的回归结果见表4。由模型2、模型4和模型6可见,模块化设计对品牌优势(β=0.405,P
此外,通过对回归结果的观察,本文还发现,企业所有制性质对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获得大规模定制优势具有显著影响,即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更容易通过模块化设计获得大规模定制优势。
4.2.2 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部分中介模型,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该模型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χ2/df=2.584,RMR=0.035,RMSEA=0.073,IFI=0.96,CFI=0.96,NNFI=0.96)较为理想。拟合后获得模型A,如图2所示。
为了进一步检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本文构建了7个嵌套模型: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品牌优势”,得到模型B;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连续先动优势”,得到模型C;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大规模定制优势”,得到模型D;同时删除路径“模块化设计――品牌优势”和“模块化设计――连续先动优势。半岛bd体育半岛bd体育